
與時代共舞,鼎晟世紀集團深入踐行產城融合發展事業
聚焦灣區發展趨勢,搭乘東莞發展快車道,鼎晟集團為助力產城發展持續努力著。
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——引言
“三來一補”,以產興城
?
改革開放初期,珠三角憑借“先行一步”的政策指引以及毗鄰港澳地區的區位優勢,營造了良好的內外部環境,不斷吸引外資,承接港澳外遷的“三來一補”(來料加工、來件裝配、來樣加工和補償貿易)產業,區域經濟得到快速發展,這種經濟合作與地域分工的模式,被學者總結為“前店后廠”模式。
深圳、廣州、珠海憑借地緣優勢,最先承接以勞動密集型和土地密集型為主的外向型制造業企業,與港澳建立了優勢互補、互惠互利的產業聯系。1979-1985年,深圳市政府共批準4696項外商投資項目,其中“三來一補”項目共3576項,占比超76%,涉及電子、服裝、紡織、皮革等制造業。
追求利益最大化,成本最小化是“三來一補”企業外遷的驅使動力,上世紀90年代,深圳地價增長迅速、用地資源緊張,要求產業轉型升級的呼聲高漲,企業生產成本增加,利潤壓縮,部分在深圳的“三來一補”企業開始外遷至東莞為代表的周邊城市
深企向東莞的產業轉移主要以傳統衣帽成品加工、電子五金塑膠制品等粗放類制造企業為主,該類企業生產工藝技術要求較低;大量制造型工廠興建,彼時廣大中西部農村地區迎來了來莞“打工潮”,勞動力豐富、低地價使得東莞各鎮街工廠“遍地開花”,同時大大促進了東莞經濟的騰飛。
機遇與挑戰,引領新變革
?
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,東莞長達十多年的歡愉成黃粱一夢,但同時也啟動了東莞產業轉型升級的齒輪。
大批“三來一補”企業倒閉,廠房空置,東莞經濟遭到重創,但東莞憑借多年沉淀的產業發展優勢,抓住深圳產業外溢的契機,積極引進電子信息產業、電氣機械與設備制造等高新產業,接納了眾多知名企業、優質產能、高新技術和高質量人才,為布局城鎮產業優化升級戰略做足鋪墊。
《規劃》中指出2025年,五大新興產業領域發展成為新支柱,重點新興產業規模年均增長18.6%以上,總規模超過?40000 億元。至于空間布局,則將以營造產業生態與推動產城融合為導向,為東莞重點新興產業在空間尺度上構建的發展布局,打造十大產業集聚區,升級東莞產業發展新陣列。
現代服務業逐步成主導
東莞因“服務和產業轉移”而興,隨著新時期經濟形勢的轉變以及產業升級的趨勢不斷深化,第三產業在東莞的經濟總量中占比會越來越大。
2007-2017年東莞產業結構走勢
當前,東莞市現代服務業已經在總部經濟、現代物流、電子商務、科技服務、金融保險、服務外包、會展商務、專業服務等生產性服務業和商貿服務、旅游、健康服務、養老服務、家庭服務、房地產等重點領域進行布局,未來將進一步深化布局,進一步優化現代服務體系。
深入踐行者——鼎晟世紀集團
鼎晟集團深耕珠三角地區十四載,始終致力于產業新城的投資、開發、建設與運營,成為集產業園區、高層辦公、研發中心、商業配套為主營業務的產業綜合服務運營商。
鼎晟集團聚焦灣區高新產業孵化 遠瞻城市未來發展趨勢,以服務之身,謀國家戰略,協同區域政府定向打造了一批重點高新產業園區,助推灣區產業規范化、集群化高質量發展 為科技型、創新型企業打造廣闊的發展空間。
升級迭代,多業態并向發展
多業態發展是企業發展的必經之路也是未來發展趨勢,鼎晟依托資源優勢向多領域版塊擴張,立足于工業版塊,成功運營了多個商業項目,并向海外擴張,布署了多個綜合型項目,同時積極探索產城運營新模式,以多業態的結構優勢,打造多元化、綜合型的產業服務品牌。
傳統的服務模式具有單一性和封閉性,無法實現資源的快速整合與調動,為適應信息高速運轉的時代,鼎晟不斷探索服務新模式,更新服務體系,優化服務內容,搭建數字化平臺,突破傳統模式,為企業提供金融、公共技術、人才、政務等增值服務,以前瞻性的視角,引領園區企業升級轉型協同發展。
